| | 添加收藏 / 设为首页
首页 法院概况 机构设置 新闻中心 司法公开 诉讼指南 法苑文化 法院执行 人民陪审 视频在线 专题报道 民意沟通 预决算公开

 

有感“值得信赖的法官”

发布时间:2015-12-16 15:16:38


    所谓“信赖”,意即相信并依靠,拥有这种品质的人必定有可贵的人格魅力及很好的人缘。如果有人用这个词来评价身边的人,我会对此人心生好感,因为这种品质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里已经难能可贵。近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开展号召全市法院和广大干警向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奥运村人民法庭副庭长刘黎学习的活动,并将刘黎冠以“值得信赖的法官”。作为一名工作在最基层的女性同行,在法院工作十八年之久,虽也时刻以如履薄冰的心态和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来面对每一个当事人、处理每一件案件,但是自觉仍有诸多不足,也未曾寻找到内心的平和与坦然。之前,也曾认真学习过宋鱼水、陈燕萍等优秀女法官的先进事迹,也从中受益匪浅。但是,怎样才能成为值得信赖的法官呢?带着好奇与敬畏的心情,我开始认真学习刘黎的事迹,用一个女性法官的思维来细细品味……

    刘黎,硕士研究生,2002年到法院工作。刘黎所在的朝阳区是首都经济活跃、涉外因素集中、城乡结合部特色明显的超大型城区,案件数量多、处理难度大,身处化解矛盾纠纷的第一线。近年来,刘黎成功审理了“疯狂英语”李阳离婚案、老人误入“吃人井”坠亡案、北苑家园命案家属要求换凶宅案、涉地铁15号线大屯站搬迁租赁合同纠纷等一批社会关注度高、疑难复杂、关系市区重点工程进展的棘手案件,许多判决成为该类型案件审理的经典案例。她探索出了道路交通损害赔偿案件审理的8条审理规则被最高人民法院相关司法解释吸收采纳,她提出的规范道路标线设置、加强交通整治的司法建议使事故频发的“伤人之路”变成鲜有事故的“平安之路”。在她从事民事审判的6年里,共审结民事案件2000余件,年平均结案近400件,涉案当事人7000余名,无一信访、无一投诉,被当事人亲切地称为“值得信赖的法官”。“把群众当亲人看”,是刘黎怀有的质朴的情怀。面对大事小情,她始终站在群众的角度考虑问题,为群众多想一点、为群众多说一点、为群众多做一点,将尊重和理解贯穿案件始终,以可亲、可信的人格魅力和超凡的群众工作能力化解了大量矛盾,探索出了一条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法官职业之路,赢得了“值得信赖的法官”的群众美誉。同事评价她“她有一颗悲悯的心,对当事人的痛苦感同身受。”、“她不仅仅是以法律的理性和逻辑办案,更多的时候她是把冰冷的法律变成富有温情的道理。”、“她身上有种佛性,她是把自己置身于案件之中,再努力把当事人从痛苦、挣扎中带出来。”……在记者采访刘黎时,她谈到自己是个做什么都比较专注的人,只要不感情用事,就尽可能将自己置身于案件之中,尽可能更好地理解当事人的痛苦、纠结,尽力避免当事人因为诉讼遭受第二次打击。在问到为什么没有一个当事人信访或投诉时,刘黎先是谦逊地表示可能自己运气较好,但同时坚持认为法官代表正义,就应该惩恶扬善;虽说法官居中裁判,但要有自己的立场,对待不讲道理的当事人就要表明自己的态度,要通过审理的案件向社会传达一种正确的价值取向、传递善良正义的能量,引导社会向善的方向发展。

    静静思考刘黎的先进事迹,感悟那些事迹背后的付出与艰辛,感受着一个女性法官的细腻柔情,感受着一个新时代法官的责任与担当,不禁感叹:“真不容易呀!”作为任何一个有职业追求的法官,一生能够承办全国有影响力的案件是件幸运的事情,但是能够将案件办成经典案例并提出科学、合理的司法建议,则是需要深厚的法律功底与良好的法律素养。正所谓“三尺法台连着大社会,事事件件关乎大民生”。作为新时代的法官,面对的是纷繁复杂、不断发展、飞速进步的社会,如不能拥有融入发展的视野、开放自信的胸襟,如不能将单一矛盾的化解与社会问题的破解紧密相连,如不能时刻警醒自己的社会责任,那也就根本不可能成为出色的职场榜样。而要想成为一名群众信赖的法官,除了拥有“怀群众感情、为人民司法”的职业理念外,除了有法明、理透、情深的工作方法外,还得有一颗善良、正义的心。要有愿意倾听群众心声、愿意为群众办事、敢于表明态度、敢于惩恶扬善的情怀与魄力;要既能将自己当成身处矛盾纠纷的普通人,又要能理性抽身出来,以法理的思维、宏观的高度、正义的尺度来审视、判断。相信只有坦诚相待,并让群众感受到坦诚;只有公正对待,并让群众感受到正义,也许才会让群众产生信赖。

责任编辑:刘庆龙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