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添加收藏 / 设为首页
首页 法院概况 机构设置 新闻中心 司法公开 诉讼指南 法苑文化 法院执行 人民陪审 视频在线 专题报道 民意沟通 预决算公开

 

读书感言

发布时间:2015-12-16 15:15:10


    最近,院里印发了两则关于“读书”的材料,一则是一名叫孟莎美的印度工程师所写《令人忧虑,不阅读的中国人》,一则是著名作家梁晓声先生写的《读书是一种抵抗寂寞的能力》的文章。我反复阅读这两篇文章,感触很深,令人反思。

    在社会物质文明达到相对高度的今天,精神文明不可或缺。每次和同学、朋友聊起闲暇时间该怎么打发?大家说了好多种方式,唯独没有读书这一说。看当前那浮躁的社会风气,展现浮躁的众生,确实令人忧虑,谈论最多的就是:养生控、旅游控、娱乐控、游戏控、手机控、微博控……就是少见读书控。

    当今,人们都在忙于工作、忙于个人应酬、忙于人脉钩织而无暇读书。不得不承认现在的生活节奏很快,生活压力、职场压力都比以往有所增加,要静心读书确属不易,可有些人为了一点点个人利益,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便争个孰是孰非,种种迹象都表明当下某些人的浮躁 ,物质富有,文化贫瘠,精神文明被抛之脑后,高尔基曾经说过:“读书吧,他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话人们都耳熟能详,但真正领悟的人们似乎少之又少。书籍不仅是直接传递知识的方式,也是经验的积累。

    时下,人们吃喝玩乐的时间有,读书的时间没有;买奢侈品的钱有,买书的钱没有;有人借钱买车,但很少有人借钱买书,或许有人说:买书干嘛?现在网上有,手机上也有,那…手机上有哪些书?武侠书!言情书!搞笑段子……比比皆是,而下载经典书籍和名著的人们寥寥无几,且快餐式的阅读、微博式的阅读、只言片语的阅读,即便是看书,大多数都是消遣读物,始终做不到深阅读。这样的阅读少了一份宁静致远,没有任何意义。最近,媒体上经常会出现“浅阅读和深阅读”这样的话题。一些德高望重的作家们对深阅读有着独特的见解,着实令人佩服,我们真是应该好好向他们学习,做到:低调做人,高调读书,所以我们要充分的阅读,才能充实自己。

    然而又有人问:阅读的习惯对人究竟有什么好处?作家梁晓声说的好:因为知识给予知识分子最宝贵的能力就是“思想的能力”。只有靠思想的能力,无论被置于何种孤单的境地,人都不会丧失最后一个交谈的伙伴,而那正是他自己,自己与自己交谈,哪怕仅仅做一件在别人看来什么也没做的事,也足以抵抗很漫长很漫长的寂寞,一个人一旦具备了这种能力,孤独和寂寞会由自己调节而享受着时光。人啊,要做提升自我的主人,但是我们阅读的时候不要轻易颠覆经典,不要轻易戏化文化主流,为了使自己具有抵抗寂寞的能力,读书吧!读懂自己,读懂别人,便会多一份豁达,少一分算计。

    缘于此,平日里多抽点时间,留点空闲来阅(悦)读人生,切莫精神贫瘠、文化贫瘠,莫要富了“口袋”而穷了“脑袋”。故读书不仅仅影响到个人,还影响到整个社会和中华民族。要知道:一个不爱读书的民族,是可怕的民族,一个不爱看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

    “我参与,我受益.”读书从我做起,愿读书的微风敲开我们的心灵之门。为了实现中国梦,也为了我们每个人的人生的丰厚与润泽,幸福与平安,我们读书吧!

责任编辑:刘庆龙    

文章出处: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网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