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话说读书是心灵与自然的对话,让两者间架起一座无形而真实的桥梁。打开散发着清淡油墨香的书本,细细品味书中那充满灵性的境界,总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催促着我们前进,仿佛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找回了真实的自我。
已经习惯了睡前翻阅床头的书籍,这些天,总会准时打开那本朴实、儒雅的书本——《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然后悠闲地阅读着......这已是我第二次全文泛读了。
这部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无与伦比的杰作”,是美国当代著名聋盲女作家海伦·凯勒的散文代表作。该书前半部分主要写了海伦变成盲聋哑人后的生活。一开始,海伦对于生活是失望的,常用消极的思想去面对生活,情绪非常的暴躁,她感觉现实生活中没有爱,能重新得到光明的愿意十分强烈,但现实是那么的残酷。后来在莎莉文老师的引导下,海伦对生活重新燃起了希望,充满了激情,渐渐地学会了阅读、认识文字,成长的道路让她懂得了爱,慢慢走出了心里阴影。后半部分则介绍了海伦的坎坷求学之路。求学生涯中,海伦遇到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但同时她也结识了许多朋友,不屈不挠的那份坚持,让她学会了说话,写作。在哈佛求学的日子里,由于生理缺陷,繁重的功课使她非常的吃力,但功夫不负有心人,勤奋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最终她以优异的成绩从哈佛毕业,并且掌握了英语、法语、德语、拉丁语和希腊语五种语言。
“光明,一个令人神往的词语,拥有了光明,就能拥有一切美好的事物”。书中如此催人奋进的话语洋溢着海伦.凯勒对生活的那份热爱,阳光般的心灵劝戒着世人应珍惜所拥有的一切。她祈望拥有三天的光明去感受这个世界,使她熟悉身边的一切,想看到的事物实在是太多太多了,然而这却只是一个很美很美的梦,一个终究无法实现的梦......
我不禁感叹着生命的顽强以及逆境中的角色对生活的希望。一个被命运判了死刑的孩子,意志力竟然如此的顽强,而躯体健全的我们,常常会在面临一些小挫折、小磨难时,找出各种苍白的理由和借口,为自己本该可以坚持的那份勇气辩护,甚至妥协。
“不一会我又会重新振作起来,因为我鼓励自己,一个人要想取得不凡的成就,必须要付出比别人更多努力,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捷径可走”。是的,活在当下的我们不能完美的编织出没有残缺的童话,理想与现实也天然地存在着不可磨灭的差距。也许人的成长环境和所受的经历与其成长的速度有着内在的关联。如不是山高,水长,路坎坷怎么知道是成长?如不经历世事雪雨风霜岂有参天大树挣朝阳?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之磨砺出。没有平坦的大道,只要坚持跋涉。没有宁静的港湾,只要你愿去扬帆。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在蜿蜒崎岖的道路上探索的过程那便是成长。不管你身临何境,用心面对,会发现总有新的高墙立在你的面前,总有新的领域靠你去征服,与其说失败逆境可怕,不如说自我消极更可怕。
我们没有理由放弃,不能让暂时的困难成为倒下的借口,而应成为站起来的理由。相信无论是多艰难的时刻,上帝给我们的重负不会超过我们的承受能力。人不尽心尽力、全力以赴,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潜能到底有多大。每个人都有自己与众不同之处,发挥自己的潜能,在挖掘潜力过程中坚持不懈、永不放弃,自信地面对自己、面对人生,尽全力去做自己要做的事情,那么成功将真正属于你。
“当你为没有一双漂亮的鞋子而哭泣时,你该为你有一双可以穿鞋子的脚而感谢”。生活不缺乏美,而是我们缺乏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不是生活残酷无情,而是我们的那份放弃。生活的各种美好其实随时就游离在我们身边。如果我们怀抱一颗感恩的心,充盈自己的仁爱之心,开心乐观的面对身边的一切,将会从平凡中看到更多的美丽,不经意间或许你我都将会是其间的一个尘埃,我们的人生也将会更加的完美!
再次回味这本打开心灵的书本,渐渐地让我浇融了心中的不自信和一些世俗的困惑,更让我坚信:在逆境、意志消沉时,不能自暴自弃、怨天尤人,因为没有任何理由让我放弃。
是的,我们都不能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