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中小投资者风险防范能力,有效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本文将围绕中小投资者关切问题,向中小投资者普及相关法律知识。
一、什么是“保护中小投资者”?
“保护中小投资者”是世界银行全球营商环境评估的十二大指标之一,下设三个二级指标,即“诉讼便利度”“多元化纠纷解决便利度”“维权救济服务”。
二、谁是中小投资者?
中小投资者,是指除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以及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东以外的其他股东。中小投资者是我国现阶段资本市场的主要参与主体,但由于信息不对称,处于信息弱势地位,抵御风险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较弱,合法权益易受到侵害。因此,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也是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
三、保护中小投资者的意义
我国证券市场构成中,中小投资者占比九成以上,持股市值达半数,贡献了八成以上的交易额。其数量超2亿,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是保护了超2亿中产家庭、超6亿的中产群体利益,是法治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对于维护国家稳定、社会和谐也有着重要意义。
四、保护中小投资者的相关规定
国务院于2019年10月22日颁布《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是我国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颁布的第一部行政法规。最高人民法院于2019年4月28日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五)》,对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相关制度进行完善。中国证监会按照相关要求,于2019年4月17日发布《关于修改〈上市公司章程指引〉的决定》,随即上交所、深交所也对其股票上市规则进行了修改,从多个方面着力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