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添加收藏 / 设为首页
首页 法院概况 机构设置 新闻中心 司法公开 诉讼指南 法苑文化 法院执行 人民陪审 视频在线 专题报道 民意沟通 预决算公开

 

做敢于担当的青年法官 助力实现中国梦

发布时间:2013-09-16 11:06:34



昂昂溪区人民法院 赵景波

习主席上任伊始,就提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梦”两大主题。以宏伟的蓝图为我们指明了中国发展的方向。“‘中国梦’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梦”基本内涵的高度概括。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近代以来一直追求的一个理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这个梦想更是“中国梦”的实质精神所在。“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每个中国人的努力,更需要我们当代青年法官付出不懈的努力。让我们担负起重任,助力实现“中国梦”。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骄人业绩。但是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也不可避免的触动了各种利益关系,整个利益格局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各种社会矛盾也前所未有的尖锐复杂。要实现“中国梦”,需要解决好经济发展与和社会稳定之间的矛盾,如何实现经济发展的快速性和社会发展的有序化的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提出的平安中国建设对解决问题提供了思路。

从这个意义上讲,平安中国建设对实现“中国梦”来说是一个现实的轨道。如果中国的经济秩序、文化秩序、政治秩序、社会秩序是无序的,人们的心态是紊乱的,就无从谈起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所以真正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前提是要确保平安中国。只有建设好平安中国,实现“中国梦”才会有坚实的社会基础和稳定的社会环境。因此,平安中国的建设对于中国梦的实现具有至关重要的、基础性的政治作用。

孟建柱同志也曾指出,平安稳定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是改革发展的基本前提。党的十八大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社会和谐稳定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我们要建成的小康社会,既是一个经济繁荣、人民富裕的社会,也是一个社会安定有序、人民充满安全感幸福感的社会。政法机关要从更高起点、更高层次上全面深化平安建设、建设平安中国。要以人民群众对社会平安的需求为导向,紧紧抓住影响群众安全感的突出治安问题,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加大对严重刑事犯罪的防范打击力度,努力完善立体化社会防范体系和公共安全体系,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要积极推进平安建设网络化、信息化、社会化,最广泛地组织动员广大人民群众投身平安建设,创建人民群众追求的平安。

最高法院院长周强也强调,建设平安中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是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美好生活的迫切需要,是实现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人民法院在深化平安中国建设中担负着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人民权益的重大责任。人民法院要为深化平安中国建设作出新贡献。一是要维护社会稳定,努力创造让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二是要依法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好地维护人民权益。三是要保障和促进道德诚信建设,共建平安和谐的精神家园。四是要普及宣传法律知识,大力加强司法宣传工作,强化舆论引导,不断向社会传递推进法治建设、建设平安中国的“正能量”。深化平安中国建设,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是人民群众的利益所在,我们要以人民满意为标准,更加广泛深入地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不断加强和改进人民法院工作,为建设平安中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我们青年法官作为当前法院工作的主力军,后备力量,和今后法院工作的顶梁柱,应当顺应时代的要求,担负起建设平安中国,构建和谐社会,铸就“中国梦”的建设者历史使命。

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我们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的审理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为目标,注重充分发挥调节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的职能作用,在坚持依法公正的同时,注重服判息诉宁人,追求案结事了人和,通过深入推进调判结合、和谐司法,最大限度地调和各种纠纷与矛盾,最大限度地化对立为协作、化消极为积极,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最大限度地提升社会整体的和谐幸福水平。妥善处理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各种新旧矛盾纠纷,维护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秩序,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保障物质文明建设;妥善处理好民生领域的各类矛盾纠纷,加强司法便民工作,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推进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保障社会文明建设;妥善处理好环境保护、资源开发等方面的矛盾纠纷,依法制裁破坏、污染环境资源等违法行为,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保障生态文明建设。我们应始终坚持把保障人民权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群众诉求作为加强和改进工作的重点,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切实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真正获得做好各项工作的力量源泉,扎实做好人民群众权益的守护者和公民个人梦想的促成者。

  我们青年法官除了要按照最高法院政法委的要求做到信仰法律,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善于钻研、勇于创新、树立司法的权威与公信的同时,还要在自身工作中努力做到如下:

  要有坚定信心和信仰。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青年一代应该牢固树立的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历经千辛万苦找到的实现中国梦的正确道路,也是广大青年应该牢固确立的人生信念。我们青年法官要坚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上,建立在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增强对坚持党的领导的信念,永远紧跟党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要解放思想。青年法官与时俱进,敢于上下求索、开拓进取,树立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超越前人的雄心壮志。要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意志,为了创新创造而百折不挠、勇往直前。要有探索真知、求真务实的态度,在立足本职的创新创造中不断积累经验、取得成果。青年法官作为科学发展观的身体力行者、人民权利的有力保障者、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实施者、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的重要参与者,肩负着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司法保障的重大历史使命,根本职责就是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公平正义,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人民法院责任重大。要完成新的使命,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和谐司法。

  要勇于担当。青年法官要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增强知识更新的紧迫感,如饥似渴学习,既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又及时更新知识,既刻苦钻研理论又积极掌握技能,不断提高与时代发展和事业要求相适应的素质和能力。要坚持学以致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熔炉中,在社会的大学校里,掌握真才实学,增益其所不能,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青年法官一定要勇于创新创造。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青年法官是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理应走在创新创造前列。作为法治建设的中坚力量,我们需要勇于担当,于困境中找到出路、于困难中找到办法、于无望中创造可能、于可能中办成事情,不断开拓法治建设的新局面。我们更需要做好法律的捍卫者,不受利益诱惑,不受权势胁迫,对于挑战法治原则的人,以舍我其谁的精神挺身而出坚决斗争,用自己的行动捍卫法治的尊严,对法治的信心和对法治的坚守,这是法治建设需要付出的代价,也是我们这一代年轻法官的历史责任,应当有所担当。

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梁先生有言:“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由此可以看出,青年对于民族发展所担负的责任之重大。作为当代青年法官必须要有崇高的理想,有了健康崇高的理想,必须努力的去将理想变为现实,将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同社会实践想结合,将自己的命运同祖国的命运结合起来,热爱自己的祖国和民族,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兴旺发达而努力。

一生只有一次青春,让我们奋斗,拼搏,奉献了青春,才会留下充实、温暖、持久、无悔的青春回忆。

青年法官让我们一起加油吧!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