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添加收藏 / 设为首页
首页 法院概况 机构设置 新闻中心 司法公开 诉讼指南 法苑文化 法院执行 人民陪审 视频在线 专题报道 民意沟通 预决算公开

 

我骄傲我是一名法官

发布时间:2013-05-28 09:19:39


    亚里士多德说的,政治是一项善业,以追求和实现优良的生活为终极理想。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正确的行动来源于正确的理念。不是吗,我们的法官工作基本要求正是于行文断案中彰显凛然正气,在为人处事时不失坦荡襟怀,不断追求着“公正执法、一心为民”的目标,体现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光芒。

    以我们基层法院来说,法官所面对的不仅仅是顽凶之辈、奸宄之徒,更多情况下,法官接触的大都是善良的芸芸众生、普通大众。为此法官更需要有坚定的法治精神和理性的司法情感,才能做到张弛有度,沉着应对,为百姓调纷解忧,为弱者撑起腰杆。只有以爱心、真心、诚心、热心做底蕴,才会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化干戈为玉帛,泯恩仇成欢笑,以真情解开人心中挽系的死结,以热诚冰释手足间感情上积郁的冤仇,还当事人一个圆圆满满的公平。

    十多年基层人民法庭的工作经历,作为一庭之长,管理、审判、队伍、内外协调无一不重要。作为在审判一线法官,那周而复始的公式性的、机械的运作的确能带给我们精湛的业务技能和审判经验。但我也深深地感受到,日复一日的工作枯燥与烦琐,往往又给我们法官的身心带来无尽的疲劳甚至烦恼。终日为裁判文书字斟句酌,常常为通知、传票的送达屡费周折,上午刚规劝原告夫妻和好费尽口舌,下午又来了另一个心烦气急的被告;昨天还和你握手致谢的当事人,今天却又有人到你办公室来述说你的不是。整天婆婆妈妈,甚至还要咋咋呼呼,家长里短不能烦,细枝末节也要听。调解、判决,判决、调解,常常口干舌燥,以至情绪全无。为此,我也时常体味到这种审判疲劳的袭来,加之从事法律工作我也属半路出家,自觉并无可以傲人的审判经验,所以当遇到难案接踵而来时,我难免会感到如履薄冰,有些力不从心。但作为庭长,我又岂能束手无策?正是这种心境又使我逐渐明白了只有学习乃是不二法门,多读书是与智者为伴,常请教即与智者对话。要在工作中总有朝气蓬勃的状态岂能与学习分开?而学习必须是业余的,且内容不只限于业务理论,什么心理学、文学、美学、社会学等等,尽情的浏览尽管尚属浅尝辄止,但也受益匪浅。每当所学所得的新知用于次日的一次调解、一次开庭、一次接待、一次法律文书撰写的时候,也就倍加欣慰。打开一扇窗户,涌进许多光明;泼洒一片爱雨,慰籍许多心灵。我体会到,“公正司法、一心为民”要求法官必须用清廉高效来实现,而达到公平正义,更需要法官练就精湛的职业素养,对法律以忠诚博学去追求。

    作为一名法官,真的很不易!表面风光的背后确有许多不为人知的辛酸。社会希望法官是“神”,明察秋毫,绝对公平,样样皆精,样样都行。这愿望是社会对公平正义的本能期盼,无可厚非。但法官毕竟是人而非“神”,“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法官也有七情六欲,法官也有喜怒哀乐,法官也有知识缺陷,法官也有自身缺点。但无论如何,我们不能以此为借口,放松对自己作为一个法官的要求。我们的确要正视自身的不足,改进作风,提高素质,尽最大可能、尽最大努力接近法官为“神”的社会要求。我们既然选择了法官这一光荣而又神圣的职业,我们也就选择了清贫和奉献、选择了不屈和刚强、选择了完美和无暇、选择了正义和牺牲,我们就应为自己的选择而坚守信念,为自己的选择而不懈奋斗;用我们秉承的正义之剑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护良斩恶,用我们默无声息的行动为社会主义的法治大厦添砖加瓦。

我骄傲我是一名法官!

                                      齐齐哈尔市昂昂溪区人民法院      葛 洪 志

 
 

 

关闭窗口